“古有贯通中外、造福万民的丝绸之路,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也许在此后几年的某一天,会诞生出一条全新的世纪银河之路,我们与外太空其他星球仅有一步之遥,未知的可能就在我们脚下。”——这深邃唯美的感言是来自第四届“震泽丝绸杯”中国丝绸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参赛选手的设计理念文案。
我们不曾止步的种种探索深深扎根于追忆,这也是本次大赛主题“丝·忆”的主旨,是新时代消费升级需求背景下对商品附加的文化意涵的向内寻根。
仙鹤、醒狮、飞天、陶瓷……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来自“四海八荒”的选手们每个人都有对丝路文化的不同领悟,也许是大漠驼铃;也许是海上丝路;也许是紫禁皇城;也许是瑞兽古建……对“忆”的理解也是缤纷斑斓:从喜欢的乐队到童年玩伴;从旅行见闻到不经意瞥到的刹那花开——看似是色彩的组合、图形的演绎,实则是情感的寄托,情怀的抒放。
文化认同以及对生活情趣和品质的追求在一个个符号、一丝丝线条、一组组色标中被用心诠释,这也是主办者的初衷和评委们乐于见到的。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现场评委的声音吧!
选手应具有大局观
考虑作品应用环境的整体效果
陈娟
悦达家纺设计总监、研究院院长
高级家纺设计师
我认为,优秀的作品需要符合市场需求、富有创意,此外,构思、色彩应用、表现手法等方面也需要有独到之处,当然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贴合本次大赛的主题“丝·忆”。
对于设计元素的选择非常重要,对学生来说,一幅作品中运用的设计元素,需要经过深入思考,值得关注的是,家纺作品需要考虑应用环境的整体效果,因此,不适合设计成套件的元素,需要谨慎选择。
参赛选手做创意设计不能丢弃中国传统文化,一件好的设计作品,需要设计师在发扬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要结合每个区域群体的特点,贴近市场去做设计,设计出来的作品还需要符合工厂的加工制作流程。
其实,设计者应注重作品的整体表现和应用,参赛作品最好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配套设计,比如某个图案既可以做成服装,还可以做成床品、靠垫,综合起来进行成套设计,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如何让作品
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
李湛
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
副教授、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优秀的作品需要满足三个要素:第一,契合主题;第二,具有文化属性,符合纺织品特性;第三,既要耐看,又要见“功夫”。现代社会的丝绸作品,不仅要传承古代优秀的丝绸文化,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作品符合现代审美。
对设计专业莘莘学子来说,设计大赛不仅是他们面向社会的窗口、检验成果的平台,更应该是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针对家纺产品,有很多关于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探讨,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我认为,大赛应具有一定的高度,产品固然要面向市场,但最重要的还是对潮流的引领、对产业的把握。
那么,如何让作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李湛呼吁,赛事主办方可以特设一个实用性专项奖,以此鼓励学生们建立接轨市场的意识。
走进生产
让产品更接地气
罗红光
浙江省绗缝工艺协会设计总监
浦江家纺设计研发中心负责人 高级设计师
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家纺设计师,本次大赛,我最关心的是可以直接进行生产转化、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作品。本次评审过程中,我选择的优秀作品基本都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作品符合企业生产流程的要求,可直接进行成果转化。
此外,花型图案的设计要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这样才能在贸易的竞争中胜出。另外,希望企业也能够更多地参与进来,将一些产品的规格作为基础的数据模板,因为图案的尺寸、比例可能并不适配所有的规格,应用范围就会相对窄一些。
在赛事方面,我建议可以增加优秀奖的获奖名额,让年轻人更多地得到鼓励,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也欢迎参赛选手多多走入企业,了解一线企业的工艺要求和数据规格,让作品具备尽快落地转化成经济效益的特性。
家纺是应用艺术
是传递正能量的载体
曲梅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时装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
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
西安曲梅时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我在选择参赛作品时考察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历史的故事以及民族文化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创意的作品。其中一幅以琵琶为主元素的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把琵琶用写意的形式淡淡地勾勒出来,然后在琵琶的内部融入了一些敦煌、飞天等元素,把文化元素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展现出来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需要设计师自身原创性的表达。
另一方面是“温馨”,家作为人身心栖息的港湾,应该具有使人感到放松、舒适的属性,因此在设计中,家纺用品的学术性要让位于应用性,让人感到积极的情绪,太过于暗黑、图案太过夸张和具象,并不适合,因为家纺是应用的艺术,有故事、有情感的设计才能给人正能量。
今年参赛作品整体水平很高,但是仍然有一些遗憾:一是对专业的学习一定要精益求精。在设计语言的运用上,有些选手过于粗犷,不够认真;二是参赛作品的应用不完整。有些作品图案很好,但没有体现应用的范围,设计目的不清晰;三是要尊重历史性、文化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对纺织品的需求不能一概而论,设计师要尊重生活习惯的多样性。
通过良性互动
让丝绸与家纺间的联姻走向更高水平
沈俊霞
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震泽丝绸杯”大赛如今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我很欣喜的是,这一届大赛,吸引了超过百家设计类院校的积极参与,此外,设计工作室和独立设计师也成为了赛事的主要参与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四年来,大赛在作品转化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这是大赛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我们在赛事中,与选手就版权问题达成了一致,可满足当地企业生产需求的优秀作品,我们会帮助其实现成果转化,至今,在震泽古镇文创商店、震泽蚕桑园和吴江丝创园里,很多受到游客喜爱的家纺类产品中,就包括通过大赛实现落地的成熟作品。
相信,随着大赛影响力的逐渐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实现从“秀场”走向市场,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让本地丝绸企业跳出传统观念,生产出更符合现代都市人审美的产品,让作品助推企业进一步打开市场,扩大丝绸制品的受众;同时加深企业的版权理念,树立尊重设计、尊重人才的共识,让赛事、企业与设计师实现良性互动,让丝绸与家纺间的联姻走向更高水平。
让非遗生活化
生活更加艺术化
姚惠芬
苏绣艺术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
本届大赛在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方面都很棒。因为个人做刺绣的原因,我对色彩和线条都比较侧重,关注度也会多一点。我个人比较喜欢灵动的创意,也会尽量考虑年轻人喜欢的图案。现在都市白领的生活节奏很快,压力比较大,所以我倾向于比较简洁抽象的作品,这次挑选了以黑白为主、线形构成的一些作品。
另外,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作品有很多,其中包括了有敦煌元素的作品,他们将传统与当代的艺术性结合得比较好。因为我们在高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也不能忘记古典的文化,这也是这次大赛主题说到的“丝·忆”的“忆”这一方面。
现在国际时尚展示中的作品,有很多都运用到刺绣元素,我们也一直在强调非遗走入生活,考虑怎么能让非遗生活化,生活更加艺术化。苏绣向服装、家居软装等领域的跨界延伸运用,这些年也一直都有在尝试。但由于刺绣是“慢工出细活”,所以在运用中的“去繁就简”就尤为重要,挑一些经典的元素在局部体现,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这次大赛作品总体来看,抽象图案的占比会相对少一些,希望看到更多凝练的艺术化表达方式。
发掘复合型人才
让产品更好地落地
张毅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副教授、党支部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家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
于我来说,作品考量环节,我首先看色彩,色彩搭配合理,既对比又协调统一的作品是首选;其次看图案和纹样,这一环节先看构图,再看作者的手绘功底以及造型是否能准确表达赛事的主题,最后考量作品的时尚性是否能代表家纺产品的流行趋势、捕捉市场的动态。
在设计丝绸产品时,设计师应该注意到丝绸面料有它本身的特性和风格,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材料的细腻、光滑属性,而后再进行创作。其次,设计出来的纹样结合到家纺产品、丝巾配饰等实际产品上,要注意原创性。第三,创作者要有手绘的基础水平,在设计时,先进行手绘,再进行计算机的创作,这样的作品既包含作者的创意,也能利用计算机的多样化形式进行展示。第四,除了创作风格图案,还要关注市场的风向、色彩、潮流与趋势,把这些融入到丝绸的特性之中,产品就会更加落地。
“震泽丝绸杯”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可以发现,大赛的办赛水平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丝绸家用纺织品中影响范围很广的设计赛事。大赛通过评审去发现优秀的人才和作品,而学生们也通过大赛找到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希望大赛越办越好,未来有更多的设计师参与到赛事中来。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资讯排行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2025潍坊(诸城)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精准采购节即将启幕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纺织服装周刊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