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介绍:荆州市奥达纺织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湖北省重点骨干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升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重点支持做大做强的大型企业和培育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排头兵的重点民营企业,拥有湖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自营进出口权。企业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自2004年以来,连年入选中国纺织企业竞争力500强,2010年更是位居中国纺织500强湖北棉纺企业首位。
公司主要产品进入红豆、海澜之家、金利来、雅戈尔等知名企业采购链。
企业人语:纺织服装行业的整合与其他行业不同,走的是市场竞争整合之路,需要企业加强自身内部一体化的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壮大后,靠优质企业兼并劣质企业,也就是“快鱼吃慢鱼”的发展路径。荆州壮腰要靠工业,工业发展靠企业,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责无旁贷。
现场老厂“新酒”飘香
走在奥达公司的老厂区,这里处处散发着“老字号”的气息,红色砖块搭建的高大厂房历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掀开厚厚的帘布,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纺织机车的轰鸣不绝于耳。
走进细纱车间,机器的噪声震耳欲聋。机器前,一名头戴工作帽、身着短袖衫、脚穿凉鞋的纺织女工正在生产线上来回走动查验细纱断头。工人大声告诉记者,这里将一个个半制品粗纱经过皮辊纺成一管管细纱,断线的纱线要靠手工快速连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一个值车工一个班下来,来回要走近60里路。而就在这一机组的另一侧,国内先进的细纱机也正在运行中,由于采取先进技术,细纱的断头率大大下降。
穿过细纱车间,来到下一道工序——筒捻车间。老旧的产房墙壁上悬挂着“双增双节向内挖潜,节能降耗从我做起”的宣传牌。2011年新引进的日本络筒机已在这里投入使用,1台自动络筒机产能超过3台旧机器,而且无需值车工来回巡查,一人可管理多台设备。新机器上的吸灰装置减少了空气中弥漫的纱线纤维,从产品质量到生产环境都改善不少,更为节能降耗做出不少贡献。荆州市奥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军介绍,2011年,企业在整个纺织行业亏损面增长、利润空间受挤压的状况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一方面得益于设备更新、加大技改使产品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就是加强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内部管理。全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354万元,生产棉纱11637吨,生产棉布5010万米,实现节能降耗400余万元。
对话内部一体化壮大产业
《产经周刊》记者:奥达是荆州纺织行业中的老企业,改制后也是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面对去年棉花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出口受阻等等不利因素,奥达在逆境中依旧保持发展步伐。请问过去的一年,奥达发展态势如何,经营思路进行了哪些调整?
熊军:去年确实是纺织行业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面临了许多困难,比如说生产材料、原料价格波动,企业用工难,融资难,出口受阻等等,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团结全体员工度过了艰难的一年。
在逆境中谋发展,我们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自身潜力,提高员工待遇,一方面不断改善生产环境,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新园区建设。2011年我们调整了经营思路:产品向非棉发展,贸易向外贸延伸。近年来我们的产品已进入红豆、海澜之家、罗蒙、富安娜、金利来、雅戈尔等知名企业的采购链,成为原料供应商。
《产经周刊》记者:《加快荆州振兴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纺织服装业打造成500亿级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曾经是本土传统优质产业,这次《规划》制定的产业发展目标。您认为荆州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优势何在?
熊军: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让我们这些企业人备受鼓舞。规划、政策的出台,我认为是非常必要而且及时的。壮腰就是要靠工业,工业发展靠企业,作为企业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带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责无旁贷。
沙市的纺织服装行业曾经是全市的优质产业,有着优势资源。但近年来,棉花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纺织业用工难,劳动力资源优势渐渐不复存在。我认为,现在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一定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技术改进,加强内部管理,壮大企业规模。
《产经周刊》记者:《规划》上指出,以金安、奥达等为龙头形成轧花、棉短绒加工、棉纺、织布的加工产业体系,以一体化整合壮大纺织服装产业。您能否分析下荆州纺织服装业发展路径?对于正在打造的荆州开发区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应当如何突破促进行业升级?
熊军:纺织服装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纺织服装业的原料只有棉花,因此行业的一体化整合只能走市场竞争整合之路。需要企业加强自身内部一体化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壮大后,靠优质企业兼并劣质企业,也就是“快鱼吃慢鱼”。
奥达新园区就是按照一体化建设的。园区建成投产后,将形成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的完整产业链,其中有2条轧花线、3000台新型无梭织布机、3条印染线。按照计划,企业将于今年10月份开始搬家入园,预计2013年企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60000万元,利税总额达40000万元。
打造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一定要引进知名印染企业、上大项目。最起码要有5家左右的全国印染50强企业,提升园区影响力,吸引企业入驻。我认为,荆州纺织业的落后在印染,但希望和突破口也在印染,打造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需有优良的外部环境,更需要企业自练内功,我们奥达也将为荆州纺织服装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察:加快技改提高竞争力
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提高产品增加值,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正是奥达在纺织服装业逆境中获得发展的新路径。
在荆州如果提起奥达,有人觉得印象模糊的话,那么说起荆棉,老沙市人一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荆棉到奥达,企业始终保持荆州纺织服装业的龙头地位,更是从中国纺织业评选全国企业起,年年入选中国纺织业企业竞争力500强名单,在2010年更是名列湖北省纺织服装业的首位。
从使用传统机器,到引进先进设备;从生产简单单一品种产品,到生产高支高密面料、功能性面料;从落后管理手段,到现代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奥达借助资本联姻,获得稳固发展的背后,更验证了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诚如熊军所言,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苦练内功”。奥达的今天,正是苦练内功多年后的成果,奥达的未来还将在荆州开发区的新园区再展拳脚,以自身发展带动纺织行业整合升级。
相关资讯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世界布商大会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企业谈|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向“新”求“质”,逐梦白鹭新篇-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视觉焦点
- 2025潍坊(诸城)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精准采购节即将启幕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企业谈|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向“新”求“质”,逐梦白鹭新篇-纺织服装周刊